生活駭客實踐版

Patrick Huang

Patrick Huang

我的 系統化 生活

當天矇矇亮起,手機的鬧鐘響起,喚醒了沉睡中的我,查看當晚睡眠紀錄,發現我昨天又打了呼了,品質還不賴。放下手機,進入測刷盥洗,刷牙完用冰水洗臉讓整個人徹底清醒。走入客聽,搬起平常最喜歡的木製椅子,坐下,設定好計時器,開始進行25分鐘的靜心冥想,冥想結束回到房間,拿起每日儀式單,一項像把事情完成,包含感恩、自我肯定、確定當日目標、每日預演等任務,最後以看課外書做結尾,一直到7點30分鬧鐘響起,手機自動跳出當日待辦事項,我便能更快將當日任務重新整理,知道該怎麼做,接下來做做運動,時間夠就去跑步,運動完沖冷水澡,換衣服,上學。

上課間的休息時間,把Ipad闔上,回想剛才老師講的重點,什麼地方需要特別理解把它弄懂、試著講出剛才的幾個要點,測試完與小複習完後,才去裝水上廁所。空堂時間,一個人走進圖書館,找一個位置坐下,設定好計時器,開始念書,直到下一堂時間接近才會休息。中午時分,提上我的便當袋,找到教職員的茶水間,用微波爐加熱,等待時間,進行第二次的心靈淨化,可能是感恩儀式,也可能是冰人呼吸法的訓練,直到微波結束,拿著便當走到用餐區,左手拿筷子夾菜,右手拿出手機,開始複習前幾堂的上課內容,以字卡的方式逼自己快速回想,飯後茶餘時間,小睡充電一下,直到下午的課程開始。

課程結束,前往健身房,手機自動跳出通知顯示今日訓練菜單,練完回程途中與父母通電話,回家後再度拿出便當用餐,隨後進行晚上的活動。睡前,戴TrueDark 抗藍光眼鏡,完成睡前的檢討與反思,並記錄日記與想法,同時安排明日行程,如果還有意點時間,就翻翻課外書,然後,準備迎接新的一天。

也許以上的生活在你眼中只是自律的象徵,反倒不是什麼系統化的思維。但是實際上這背後卻是有系統在運行的。譬如我的身體健康系統,它在我每個可以增進健康與運動表現的部分都提供了幫助,睡前濾掉藍光、喝防彈咖啡、低碳飲食等等,我必須要了解什麼對我身體健康是最好的,並且訂出計畫來實踐,也要留下不同空檔給自己嘗試新東西,同時間我也擁有一些身體監控裝置以利了解現在身體的狀況,讓我可以微調。我對所有我能掌握的東西都有一個藍圖,知道要往哪個方向走,除了養成習慣讓身體自動完成以外,還有用量化自己的數字來分析並解決問題。

動機 : 為什麼要系統化?

這個問題其實很少出現在我的腦袋內,我也是執行這樣的生活型態後才被這樣問,我想我能給你的回答是這樣的: 

因為你沒有那麼多注意力放在每件事情上,當你變成一個完全能力人,你漸漸有需多責任與義務要去承擔,同時你還有很多自己想要完成的事物要去執行,不論是雜事、工作、人際互動、健康等等都是你要去維護與維持的,你不可能每天都在想不同領域的策略,一方面你這樣會腦袋超載,另一方面,因為你不夠專心而做不到你想達到的目標。所以,建立系統化是最有效率管理你自己的方式。

同時間,系統化也非常符合人性,你只要讓自己身體維持簡單的小習慣,就能讓你長期獲得很好的回報,我們都知道身體的慣性與自動駕駛功能,你只要讓你想做的事情變成自動自發,那麼,你就能擁有像機器般的效能讓你同時間完成很多事。

系統化的概念與邏輯

系統化或是說生活黑客,其實都是在講的是同一件事情,核心概念就是「凡事都是系統,系統還上面還是系統」、「只要是系統,就可以破解與駭入」。

特別澄清,這邊的駭入不是平常我們所想的破壞系統做壞事,反而是以較具創意性的想法來達到與其它人一樣的成果,目的是為了更高效率與更高效能。

那麼系統化的邏輯在講的就是你想像你要打造一個全自動的工廠,會有很多數據供你參考與微調,機器只站在生產線的角度工作,而你卻站在工廠的二樓看著全部機器工作的樣子,也就是說,在系統化的思考裡,你必須要有更高維度的大局觀,同時還要透過數字與回饋客觀的分析與解決問題。

好比你思考你人生的重要決定時,不是單純比較短期上的利益,而是著重在長期上的發展,你會把時間維度拉長來一一檢視可能性,而不會鑽牛角尖執著眼前的小小利益。而改變自己的方式套用上去也是如此,你不會希望你瞬間有一個大改變贏得眼前的局,你會在意的是如何在人生中持續獲得最高的勝率方式,你要開示注重長期的小改變,而不是期待有一天財神會降臨到你身上讓你發大財。

生活駭客的目標,其實就是希望以更有效率的方式破解生活中的系統,你可以很極端到每天吃代餐、進行多項睡眠,也可以只是簡單的低碳飲食拒絕零食,一樣都是破解生活系統,但程度上你可以自己決定要做到多少。

實作指南

健康系統

關於健康,我希望給你一個宏觀的地圖。

長期來說,我們希望我們可以活得更久,而且活得更好,也就是生活品質不下降太多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延續生命。那要達到這個目標其實就逆向工程就好,可以觀察老年生活品質不好,或是那些英年早逝的人,只要避免他們會這樣的原因,基本上就能很高機率不會變成他們那樣。

  • 睡眠,這邊不是說一定要睡多少小時,而是你要知道你最適合的睡眠時間是怎樣,而那些技巧可以幫助你睡眠,好比我前面提到的抗藍光眼鏡或是睡眠追蹤裝置程式,如果可以也希望你訂出屬於你的睡眠計畫,並定時追蹤調整。書籍參考請點我
  • 健身,肌少症是造成許多老年問題的原因之一,而很直觀的,就是缺乏肌肉的鍛鍊與維持,並不是要你一定要去比健美比賽,而是你至少要維持住你的肌肉量,所以趕緊開始健身,不要忘記紀錄與追蹤,才能讓你肌肉不斷成長下去。如果嫌自己來麻煩也可以請教練(要慎選就是了~)。
  • 飲食,相信很多台灣人還不太能理解飲食的重要,最近台灣的低醣、減醣旋風流行起來,想必很多人也因此受益。俗話說「你就是你所吃下去的東西」,吃什麼除了影響身體狀態與表現外,也會連帶影響其他生理反應包含大腦,而飲食這部分也是最容易改變的,你可以以自己為受試者,以一個月為單位,試試看什麼東西比較適合你,什麼東西吃下去會讓你身體不適應。參考書籍請點我
  • 生活習慣,菸酒檳榔我就不用多說了,大家從小到大也被衛教習慣了,但除此之外,好好追蹤生活中其他行為對自己的影響,找出你最適合的生活型態。

效率與時間系統

破解這個系統相信是很多人的終極目標,畢竟有誰會不想要多一點時間、提高一點效率呢?

問題就出在你執行的方式。破解這個系統的關鍵在於理解你自己的這套作業系統以及一些心理學。你必須知道你自己在什麼情形下會很有效率極高效能,也得清楚你什麼時後動機會最強,藉由了解這些問題,你才能從中騙過自己,讓你變得更具生產力與高效。

這樣說好了,如果我希望我自己時間不要被浪費,然後能每周都有內容產出的話,我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我會使用GTD系統,而我實際上已經執行許久,透過這個方式我能將雜事上快速移除我的專注力,如果你更多金一點,有些甚至直接外包給別人都可以。同時我還需要知道什麼事情是重要的,我才能知道我的時間必須怎麼安排。

接著,我會訂立合適的目標,絕對不會遙不可及,目的是讓自己愛上這個過程,我不會讓我的專注力放在結果上,而是讓目光放在過程中,以內容產出為例,我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多少人,我又可以整理那些東西加入自己的資料庫。如果非常不想做我會推薦從短時間慢慢來,達成後給自己小獎勵,像是番茄鐘,或是不達到就罰你錢的Beeminder

最後阿,我會定期清理自己身邊的事情,或是雜物,以維持自己的工作效率,也會找一段時間檢討與反思自己的工作流程,當然還有更多有效率的工具值得我去開發與使用。

  • 推薦待辦事項管理軟體 Things

價值觀系統

這個系統我認為是人類最需要的部分,也就是所謂心靈層次的部分與範疇。你相信什麼就會影響你做出甚麼,所以怎麼思考與怎麼看事情絕對是重要的事情。

在這邊我想要簡單介紹幾個好用的觀念與思考習慣,來讓你可以活得更享受與自在。

  • 冥想,這個說是價值觀好像也不是,但是這個練習卻會讓你更找到意義,從科學角度來看,的確會讓你的神經迴路變得比較不一樣,你可以說會增加工作效率,我卻認為冥想,會讓你學會感恩與享受當下,如果境界更高還有可能找到你自己的使命感或是其他宇宙給你的訊息XD
  • 斯多葛主義,這個哲學思考派別在台灣不常見,但是相關的書籍已經慢慢紅了過來,主要的訴求是「分辨可控與不可控的事物,接受不可控的,把可控得做到最好」,同時間可以在腦中練習恐懼的意象,事先面對恐懼,讓自己有勇氣去做想做的事,同時也不會太在意不能控制的結果,更能安於當下。
  • 使命感,如果一件事是大於你自己的,你會自然而變得更加努力,也會變得更願意去做,原因是當你委身於一個任務時,源源不絕的使命感就這樣出現,除了鬥志增強以外,同時間也讓你具備了不怕困難的意志力。因此找到可以投入承諾並實現的事情絕對是必要的,當格局提升後,你會發現這件事情變得非常有意義,而你有著必須完成的決心。
快速達到目標的捷徑不是做別人都在做的事,而是恰恰相反,駭入系統。

總結來說,駭客系統的確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加高效率與高效能,而這樣系統化的思維在很多地方都可以運用,與其說是駭入系統,不如說是優化系統,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根本不了解整個系統的運作與規律、沒有足夠的參考點依據,急著想要優化系統反而容易讓你走上歪路,最後誤入歧途,因此在考慮加速之前一定要三思!

駭客生活讓我可以搶得先機,以最低成本獲得最大收益,聽起來有些投機,但我認為這就是我努力鑽研這門知識後的微薄回報吧。我喜歡系統化的原因在於它讓我能以更節能的作業系統度過生活,讓腦中的運算留給更重要的事情,譬如規劃未來以及思考人生方向等問題。

不是要你過的要像機器人,系統化生活中不會那麼枯燥乏味,你生活過得是不是多采多姿,完全看你自己的選擇。同時也要了解,唯有可以持續優化的東西,才能在這個變動劇烈的環境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