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來,人類就想憑一己之力試著理解這個世界,建立屬於自己熟悉的秩序。隨著科學與哲學不斷發展,我們理解到了「情緒」、「意識」、「心智」等等概念,但是我們卻只知道這些,無法整個有系統地去運用以及對整個概念的理解。
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會把關於身心靈的四大階層系統詳細描述,最後再給出我認為算是有效率的解方,讓你對自己不論身心靈都能有更好的運用與感受。
1. 身體
身體,是我們與世界之間的橋樑,透過各種感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等等,利用各種接受器接受多種類的刺激,最後經由神經回傳至你的大腦,因此你有了感覺,而透過不同的感覺組合,你開始可以體會與感受這個世界。
正因為身體是那麼有形的存在,有什麼就是什麼,因而從培根的時代開始,開始著重在有形物體的研究,基本上就是科學的發展,透過歸納與實驗來找出結論,完全符合這幾百年來的發展,就連近代才開始火紅的生理學、醫學、藥理學等,也都是靠著大量的實驗去證實與探究關於身體的種種機制。
理想上,知道這麼多生理機制是好的,但是如果沒有去注意到控制身體的東西時,身體就會失控,因此我們就來最快指揮身體的系統—情緒。
2. 情緒
情緒,源自於我們腦中的爬蟲腦,是非常古老且原始的腦,意味著情緒對生物而言非常重要,不然也不會留到現在都還有。先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情緒可以迅速掌控身體,讓身體做出相對應的反應,好比你受到壓力刺激感到恐懼時,神經系統會自動啟動內分泌,讓腎上腺素大量釋放,接著緊張與恐懼的行為產生,這些過程可能不用一分鐘甚至十秒都嫌太多。
情緒對生物而言是非常好的自動化系統,可以辨識出危害或是獎勵,讓身體做出提高生存機率的事,辨識到不好的快跑,辨識到好的繼續再來。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情緒有兩個面向,正向與負向,為了幫助身體做出不一樣的反應,正向情緒就像喝完飲料的滿足感,負向情緒則像是你考不好怕被爸媽罵。
現今的風氣有點變成汙名化情緒,情緒講的都是負面的,不要恐懼、憤怒、悲傷等等,要抑制住衝動,不要讓情緒掌控了你自己,你要停下來觀察它,讓它消散。這麼說好了,這樣的做法的確是收服情緒的好方法,但是不能只有對負面情緒這樣做,對正向的情緒也要移是同仁,不然到頭來你不會情緒話用事,你會上癮。
情緒沒有好壞,它就是一種感受,會來也會去,不用執著於它,哪種情緒都一樣,要做到像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才是。但是為什麼你還是脫離不了情緒呢,原因就是有人非常喜歡利用它來掌控身體,那個人就是「心智」。
3. 心智
進到了心智這個階層,似乎比較像是平常我們的維度了。心智的代名詞有很多,「分析者」、「我執」、「小我」等等,你會發現它跟情緒一樣,也是分正負向的,然而大部分的人只會去在意負向的,講我執多麼不好或是ego怎麼樣害自己,這麼說的確沒問題,但我希望你要知道到底它是怎麼樣運作的。
心智,其實就是大腦省力的一個工具,你會發現它非常會貼標籤,所有事情基本上都是以二元維度去思考的,所以之前的熱門議題就是什麼是「超級食物」也就是去找到什麼東西是「最好的」,透過貼標籤的方式來快速分辨外在事物,因此我只要找到「最好的」,就不用在繼續尋找其他可能性,你看這樣省了多少能量。同時心智也很會利用邏輯,所以心智的正向面是理性,透過分析來達到目標。
你會發現,同樣的二元對立思維,在批判別人時會出現,但是在學術研究上判斷真偽是非也會出現,所以可以說心智是掌管最多人類身體的系統,大部分的人都仰賴這個系統,這也難怪現在科學變成世界最大的信仰。只不過真的因為心智太遵從邏輯了,會讓人容易陷入死胡同裡,有些事情似乎永遠無法理解。
剛才提到,心智會操控情緒以得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而且利用負面情緒博取以的關注,所以你才會看到許多人已經很慘了卻不要努力也要繼續擺爛,因為不得已陷在那種負面情緒裡,自然讓自己「邏輯上」很可憐,述不知其實一切都是心智在搞的鬼。心智還是大名鼎鼎的「理由伯」,除了利用情緒取得身體主導權外,還會編造各種合理化的理由來騙自己,你以為那是「理智」,實際上只是自我防衛的逃避機制。
心智仰賴邏輯,所以我們認為自己應該活在我們可以理解的世界,知道事情怎麼發生、知道東西如何被建構出來,一切都必須合乎邏輯,然而的確還有個世界,是我們不能用心智去理解的,那個就是靈性。
4. 靈性
靈性真的很難說明白,畢竟我們的心智無法體會這一層,而這層次或系統基本上就是古聖先賢達到的境界,你可以說是「神」或是各種超自然現象,問題就在於這個境界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大概的描述就會是「愛」、「喜悅」、「平和」,由內在散發出純然的喜悅與滿足,你將不會在意事情是二元對立,而比較像是合一的「道」,沒有分別,是內在寂靜與空間的「無」。

應用
關於身心靈好像有很多門派,大家的主張都不太相同,我寫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大家能用更大的維度去思考自己這個意識,當然,追求了靈性不代表不去追求世間的目標,只是我認為當你能學會開發到更高層的自我時,你往下運用不論心智或是情緒,才會變得更有效率。
現在的身心靈學派常常被人詬病只追求心跟靈,完全忽略身體,我認為這樣是不太好的,在向上追求或發覺靈性時,不代表你要荒廢身體,因此我認為你要給自己兩線的目標,一線是往上探索內在真實的自己,另一線則是滿足活在這個虛幻世界中的所需,或許當你身體狀態不斷進步,你也會更快找回你自己的靈性,因為畢竟這四個系統是緊密連接的,每個都要優化,才是根本之道。
開發身體的方式可以是舞蹈、健身、運動;開發情緒就是要對情緒有正確的解讀,你怎麼解讀會影響你怎麼做反映;開發心智的方法就是不要抱持批判性思考,開始使用光譜去思考而不是二元對立,這會多消耗你一些能量,但會對你比較好;而開發心靈,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冥想」,不一定要出家當和尚,你可以隨時隨地練習,只要你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