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部分的學生在求學階段,最容易出現的煩惱就是不想念書,覺得是社會給我們的制約,或是是那討厭的老師打著什麼我們要有好大學好未來的旗號,來騙我們念書,可是想了想才發現,如果我不念書那我可以幹嘛? 所以開始去搜尋各式各樣賺錢的方法,或是說去看不同的名人、明星,心裡想著我我也可以,但是當你把想法告訴周邊的人,別人覺得你太蠢了,幹嘛浪費時間去做白日夢。
可是在你心底,你覺得怪怪的,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的例子都告訴我們明明不用念書就可以有一番大事業,說不定還可以改變世界呢,所以你想要不念書,至少現階段不要,想要做所謂不務正業的事,這個時候你又聽到別人說,欸這樣搞很沒出息,於是你就卡在原地動彈不得,想要脫離這個體制,另外一方面,別人告訴你待在原地似乎比較好。
先來談談感覺吧,在一開始我要告訴你一件殘酷的事情,也就是你的感覺不代表你自己,情緒或是情緒都是妳身體的反應,而你怎麼去詮釋它才會變成你的想法。
人的預設機制就是趨利避害,當你遇到挫折、痛苦、悲傷,你會想要避開,同時往快樂、開心、舒適的地方前進,在這裡我想要讓你思考,你是因為學業上的挫折或是壓力,才讓你不打算繼續念書或是做為你不想念書的理由嗎,還是你打從心底不覺得傳統的道路或是基礎的知識你不需要呢?
順便再告訴你一件事,人的潛力真的是無窮的,你不是脆弱的,遇到壓力不會使你完全敗下陣來,反而你會變得更厲害,更適應這些壓力,就像我們系上的考前兩週大家才開始從頭來念,結果竟然都還有六七十分,明明沒有什麼去上課的人在這兩周算是超英趕美,真的是無法想像每個人的進步幅度。
就像尼采說的殺不死你的,將使你更強大。
在過去的年代,或是老一輩的人,大部分都告訴你要當個乖乖牌,你要乖乖聽話,以後才有好工作啊之類的話,甚至可能你都可以到背如流了,聽到耳朵都長繭了。
在這邊我想要澄清一下,我不是要你以這種理由來不尊重長輩,因為畢竟他們的年代就是這樣過來的,的確聽話就有糖吃,可能是時空環境的影響,所以說長輩們會這樣說的確是要它的道理在。
我得說,的確現在有些機構是需要這樣服從上級,按照體制慢慢爬上去的,這些階級嚴格的地方,最注重的是權威,而以往大部分的企業也都是如此,所以乖乖聽話絕對是個穩賺不賠的行為,然而時代變遷,這樣的地方也越來少,所以大家接受創意思考、扁平化團隊之類的事情,可是,學校的教育老實說還是跟以前一樣,講求威嚴與服從,目的是為了讓你最有效率考上好的大學,也就是說,當你進入高中,背後的語言就是告訴學校你要考大學,所以學校就提供你更有效率獲得知識的方法,填鴨式教育、回家複習、背誦背誦再背誦,身為學生的你,說實在的,也沒有反抗的餘地,畢竟高中是你選的。
所謂的乖乖牌呢,或許是那些很聽老師的話,有什麼作業絕對使命必達,老師下甚麼要求絕對100%執行完畢;相對的,就是所謂「不務正業」的人,簡單說就是不聽話的,雖然這樣二分化的標籤很不好,我只是要藉由極端例子來讓你思考問題脈絡。
沒有說誰一定不好,乖乖牌的人可能一路聽話變成教授、學者,也可能不知變通默默無名;同理,不務正業的人可能自己闖出一片天當老闆、開公司,也有可能因為所冒風險太大而節節敗退。
會讓一個人成功的因素很多,絕對不會說做甚麼一定會培養這些特質,這就是為什麼近來許多人開始鼓勵斜槓,試著讓自己可以做體制以外的事情,而原因就在於可以讓你培養一些平常傳統的學校不會教的事。
你當然可以因為現在的資源變多,就休學去做你想要做的事,去承擔風險你自然就會有鬥志與意志力,也許就會有一番作為也說不定;或者你也可以就繼續死讀書,只把學校要求的念好,讓自己變得學識淵博也行。但是,這兩種都不夠好。
其實最重要的,是如何在這兩種極端之間找到平衡,利用傳統體制的好處,例如學識資源很多又好取得,或是像公家機關這樣,體制規定明確又好預測,方便你計畫與執行,避開死念書的窘境,不要人云亦云,別人說甚麼做甚麼;相對的,如果都自己來,沒有傳統體制的保護,你勢必會要面臨壓力,自己一個人要一肩扛起重責大任,一個人面對與解決你無法預期的變化,但是你也可以利用一些比較小的挑戰,來讓你心理素質提升與獲得寶貴經驗,讓你培養許多未來職場需要但是學校不會教的能力。
因此,我不會建議直接不念書,原因是某些知識與能力的養成,是在離開學校之後很難再獲得的,儘管可以也會很花時間,況且在求學階段大腦還在發育,你的學習能力絕對會比以後出社會再來學習還要好個幾百倍以上,所以與其說選擇要不要念,那還不如先念起來放,你透過學校這樣的復習考試,等你下次要重新複習的時候就會快上很多了。
因此你要去權衡到底什麼對你是最好的,什麼科目其實在幫助你的某個方面打底,用這種角度,你就不會變成是被逼著唸書,而是你知道你為何而唸,以同樣心態,你也知道當別人用異樣眼光看你做不是你應該做的事時,你也可以沉住氣的繼續學習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