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身體,來增加心思的能力。

Patrick Huang

Patrick Huang

在經過半個學期的超級肌肉操練後,我逐漸察覺身體與大腦和諧的重要性,因為當我極度使用身體,包含參加各種挑戰與健身,我發現我上課就只能像個白癡一樣呆坐在那,沒有辦法進一步思考,也很沒有專注力;而如果是高中時代,沒有很多運動,大多時候只覺得要全力的念書,卻發現心理壓 力很大,很常會睡不著。

後來我知道其實不能把身體跟大腦分開,因為他們本來就是一起的,所以我應該要平衡使用,不能偏廢其中一項,所以我開始做訓練減量、增加休息時間、安排少量的念書,漸漸把我的狀態拉回來。

就像我之前在臉書上所寫的,不是一直花時間念書就有好效果,要成長一定是要兩者合而為一,身體跟大腦一起成長,但相信多數看我內容的朋友們,已經看過太多提升大腦的內容,所以今天,來跟你聊聊關於如何最佳化運用身體。

身體-心智複合體

過去的我都以為,大腦跟身體是分開的,所以才會有「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說法出現,認為很會念書的通常運動不好、很會運動的念書不太行。可惜這件事我只是相信著,並不發生在我身上,我從國小開始就在班上維持前三名,國小是躲避球校隊,國中是體育班,高中則是運動會1500公尺的選手,這還不包含其他環島、騎武嶺等等的事情。在我的認知中,確實體育校隊比較沒有再顧念書這件事,但是不代表他們不會念書。而因為這樣的思考框架,從小才會被逼著要花很多時間念書,多數人都相信,只要再多念一些、多上一小時的課,成績就能提升,然後身體這件事,之後有機會再說。

但是要徹底打破這樣深-心智分離的迷思,確實我也是最近才有足夠證據去做推翻。首先是我發現我的續航力大不如前,以前可以一天16小時,現在可能8小時我就想要休息耍廢了,主要原因我想可能是任務強度問題,畢竟以前念書就是一直重複看,老實說根本就是把時間度過去,沒有扎實的思考,反而現在的念書,要馬要想臨床我要怎麼運用、要馬我要想如何製作大家想要看的內容;其次,在大五非常多牙科實驗的狀況下,我發現書上念的要轉化為實作指引頗有難度,反而是實作會了,念書要背甚麼都變得輕而易舉;最後是我腦袋的清醒程度觀察,自從接觸健力舉重相關的東西之後,我發現每當我操完自己的隔天,精神狀況不是特好,就是上課會空空的容易分神,後來我知道,原來身體跟心智共用神經這個東西,也因此當你消耗神經的電池,心智也根本無法繼續高效運轉。

然後我又看到了這本<<身體的想像,比心思更犀利>>,更確定我這陣子的結論沒錯,書中說到「我們的腦躲不掉被外界影響,其中包括我們的身體」,很有趣的一點是,如果我們在面對令人悲傷的事情時,臉先收縮微笑,大腦會自動把這件事情視為比較可以接受;或是透過麻痺你心情不好時會做動的表情肌肉,你的悲傷就不會那麼強烈。

總結來說,身體跟心智是以神經相聯結的複合體,會相互影響彼此。這也是為甚麼身體語言這麼的重要,也才會有「姿勢決定你是誰」這樣的理論出現,而的確也是如此,你可以透過改變身體姿勢,來讓心智變成你想要的樣子。記住,心智是很容易被影響的,尤其是被你的身體。

從行動中學習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語音轉播的經驗,聽到某某球員用甚麼姿勢得分,整個進攻的方式只要用幾個詞彙,你就可以想像出整場的狀況。而如果你仔細去分析,你會發現讓你想像出整個場景的東西大部分都是描述動作的字眼,像是「跳躍」、「投擲」甚至是一些術語「旱地拔蔥」、「蠍子擺尾」之類,你會看得懂就是因為你的腦袋將這些資料儲存在你的身體中,要馬你會不自主地模仿這個動作,要馬你可以想像整個動作的過程,而這就是為甚麼你可以想像出運動場上的實況,儘管你看不到畫面。

從以上例子就可以了解到,學習的過程不代表只是靠記憶,也可以靠身體的行動刻在骨子裡。

我自己在家教數學的時候,常常跟學生一再強調看到題目要把圖畫出來,一方面是用圖像我們會比較好去思考問題要問什麼、要用什麼方式來解題,另一方面是,是透過手動筆來幫助你思考。每次我講這個學生都不太理我,但是我知道這就是我解決數學的方式,因為如果你只是用心算,你的腦袋要承受太多資訊,要轉譯題目在講些什麼、還要同時列是跟計算,所以當我把算式寫了出來,我的大腦只需要想要怎麼破題還有檢查哪裡有出錯。

另外一個例子,是我觀察大學這幾年電子化的現象,就是我發現用電腦基本上我是沒有什麼辦法思考,一方面是刺激太多容易分心,二方面是我不知道要用什麼載體讓自己思考。當我過去用手寫的時候,邊寫我就可以邊想,然後因為速度沒有那麼快,我可以釐清我的脈絡之後再動筆。而幸好iPad的手寫功能保留了這樣的優點,現在我還是會透過畫圖來讓自己的思緒整理清楚,因為我知道,當我手在動的時候,也是幫助我在思考。

快速試錯

當我理解到我的身體對我的心靈有很大幫助時,我開始運用身體來學習,而這個方法就像是小朋友學習走路一樣,不斷跌倒、不斷地重新站起來,再不斷的重複整個過程,我把它稱為「快速試錯」。

我仔細檢驗我的學習過程,基本上都是以這個邏輯為最高指導原則。比如說車牙好了,我會稍微看過老師的講義,然後自己獨自開始練習,當然第一次一定車的不怎麼樣,但是當同學看完示範要開始的時候,我已經車完第一次不用排隊的去問老師,然後得到這次的經驗或教訓後,再來去車我的第二次,如果結果不太好,可能會有第三次,直到我覺得滿意為止。

這樣的方法很適合用在技術類型的學習上,比如說運動的姿勢動作、又或是需要手做的實作類型,而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心態上要堅定,要願意再做一次,因為聽到失敗的意見一定也是不開心,這個時候就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先微笑,然後自然就會比較好承受這樣的衝擊。但是這樣方法的缺點,就會是需要耗費很多成本,像我就要比別人多準備幾顆牙備用,然後也要準備比別人更多的時間來用同一個任務,雖然可能會晚下課或是需要去加班,但是學到的東西就會是你忘不太掉的東西。

而如果你不想要花太多成本,也可以使用「意象訓練」的方式來進行,透過模擬你要練習的情境,儘管你身邊什麼都沒有,透過這樣的練習可以建立更好的神經連結,讓你真的要表現的時候可以有更好的表現,只是重點是一樣的,行動的學習曲線是比較慢的,需要花上大量的時間,但是好處是,一旦建立,就不容易遺忘這個技能。

如何優化身體?

在文章的最後,要補足整個身體-心智複合體的最後一塊拼圖,就是如何讓身體高效運作,心智的訓練我想我已經分享很多了,所以這邊我著重在身體的部分分享給你。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足夠的休息,身體有自己的一套復原機制,不用我們太過操心,我們只是要讓他下班,不要太過勞累即可。也因此睡眠時間一定要足夠,前一天如果操得太凶,記得多安排一些時間來復原,睡前當然也要記得良好的睡眠衛生,包含避免激烈的運動、飲食、洗澡、藍光等等,睡好一覺是最重要的。

其次,就是要有良好的能量來源,關於吃些甚麼可以參考我的podcast,裡面分享關於飲食對身體的影響,還有你要怎麼吃比較適合。

最後就是練習心智跟身體的連結,除了要多運動去理解身體的極限以及你心智的運作,還可以去練習「冥想」這件事。冥想除了可以安定你的神經,讓你的心智安分守己以外,也可以增強你感受身體,因為當沒有外在刺激時,心智的刺激來源會變成只能從身體傳送,你便更能理解妳身體每一個部位有什麼感覺,還有未來如果需要身體時,你應該怎麼相信身體,而不要讓你的心智一直吵鬧,影響你的身體自動運行。

你要相信一件事情,身體的能力是絕對比心智好的,所以要相信身體,無論是學習時或是表現時。更重要的,是可以將他們兩個合而為一,變成你自己。